白灵菇菌棒二次利用覆土出菇技术 二维码
3
白灵菇是珍稀食用菌之一,近几年来从研究、开发设计到生产,栽培规模越来越大。伴随着栽培技术以及栽培工艺技术不断提升,其规模化周年纪念生产工艺也日臻走向成熟健全。可是,工厂化生产白灵菇出一潮次菇之后的菌棒,尽管具有营养成分,但由于水分含量太低却无法正常的出菇,大多数废旧或作为燃料或化肥,实用价值比较低。 运用规模化白灵菇菌棒根据覆土方法进行二次出菇,可让白灵菇生产量由每棒0.25kg上下提升0.50kg之上,种菇经济效益增长。该方法有益于网络资源的有效合理安排和稳步发展,从而实现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,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、身心健康、蓬勃发展。 1.栽培时节 白灵菇是超低温型菌类,故规定出菇气温较低。实践经验证明,外部温度保持在-2℃以上时最适合白灵菇生长发育。北京市一般以11月中旬至节日期间是最佳时节,不仅能赶上双节期间大量上市,提升种植效益,并且还能确保出菇时节充足,多出菇、出好菇。 2.栽培设备 日光温室大棚、蔬菜大棚等蔬菜栽培设备都可做为覆土栽培场地,但考虑到不同地区气候特点,需因时制宜选择不同的生产厂房。北京市以日光温室大棚是最佳覆土栽培设备。 3.覆土栽培前前期准备工作 3.1 菌棒的挑选与处理 规模化白灵菇生产过程中,在出一次菇后菌棒水分含量大幅度降低,袋体变松、变皱,抵抗性变弱,易吐黄水、感柒霉菌;因而,应选择菌棒雪白、较牢靠、无霉菌环境污染、无黄液的菌袋开展覆土出菇栽培。规模化菇场一次出菇时如没有达到适合的二次出菇栽培时节,应先将菌棒放置-5~-3℃条件下冷藏解决备用。 3.2 覆土土层选取与规定 以菜园子砂质壤土为最好,其透气,覆土后不容易结块,且营养成分丰富多彩,更有助于得到优质高产。粘土透气性差,易结块,沙子透气性能虽然好但储水能力差,与此同时砂粒非常容易附着在菇体里,使质量大幅度降低。 3.3 栽培场所解决 栽培前3~5d,清理杂草脏物,整齐路面。棚里空间及墙壁喷撒除菌除虫药品进行清洁除虫。路面撒石灰粉杀菌。栽培前要生石灰粉在准备覆土处划线,覆土畦朝南北方向,畦宽1.2m,靠南墙留过道65~70cm。 4.脱袋覆土栽培 4.1 覆土方式选择 经常使用的覆土方法有:脱袋2段立柱式覆土出菇、脱袋立柱式覆土出菇、正中间环状脱袋嵌墙泥垛双重出菇、单双排袋泥垛式单边出菇、一头脱袋单边土墙式码垛出菇、半脱袋覆土出菇等多种形式,不同方式各有优势。 对于白灵菇出菇后封袋位置真菌衰落衰老,残余老菌皮、菌根,覆土后容易吐黄水和感染霉菌等优点,选用单双排脱袋,袋底靠外土墙覆土的单向出菇形式为最好,该覆土方法出菇快而齐,后劲足,不容易感柒霉菌,方便管理,便于营销推广。 4.2 覆土土壤提前准备 (1)采土和泥。每1000个菌棒土墙需备土1.5m³以内。采土后放水和泥。但操作过程中,如消毒工作做的好,一般就近在菌墙间走道处进行开沟采土,随后加水和泥预留,不但工作效率高,且实用性强。规定泥不可以太稀而四处漩涡,也不要太干而摁不下去了菌棒,适合水平为绵软、可塑性很强且可以固定好菌棒。 (2)覆土土壤消毒杀菌。土壤消毒杀菌以新鲜的生石灰粉效果最佳,一方面可除菌,另一方面还可以调整土壤酸度。因出菇后菌棒内pH值较出菇前就会下降1.5~2.0,一般也会降低2.0之上。菌棒pH值应操控在6.8~7.8,pH值小于5.8时越难出菇,小于5.5的时候不出菇。石灰粉使用量一般为土壤量1%~3%,pH值调到8~9。 (3)营养元素填补。白灵菇菌棒出菇后不仅水分含量大幅度降低,并且营养元素也很多被消耗,覆土就是基于这两个方面考虑,去弥补菌棒二次利用存在的问题。因此,需在覆土土中加上一定量的营养成分。1亩使用尿素溶液50~80kg,磷酸二氢钾30~40kg,复合肥料100~120kg,出菇效果明显。 4.3 脱袋彻墙 (1)脱袋。将有过菇之后的菌棒用尖利刀头剔除表层包装袋,使菌棒呈曝露情况,发现霉菌环境污染斑、衰老菌皮或老菇根都应去除干净,防止码墙后面环境污染。 (2)彻墙。将栽培畦地面平整压实。底端摊一层薄泥,刮平,然后将已脱好一点的菌棒底端靠外横躺,单双排工整码放在泥上摁实,规定泥封到边,袋与袋之间距离2~3cm,太近了出菇聚集并且超大菇高发,很远不仅浪费空间且不能充分发挥“团体效用”,生产量会稍低,袋间间隙用沙土填冲,防出“沉下去菇”。 第1层菌棒码之后,上边遮盖1层3cm粗厚稠泥,按此方法先后砖磊,层和层相互间的压茬呈“品”字形。第1层两行菌棒间距离5~8cm,之后多次降低。墙长根据温室大棚总宽来定,高7~9层最合适,呈梯状。一般1亩温室大棚可码砌5万只菌棒上下。留意和泥质量以及码墙方法,避免坍塌。 4.4 覆土后管理方法 (1)整齐路面、梳理环境卫生。覆土进行后应及时整齐路面过道,消除废菌棒、刮破、杂物等,做好清洁卫生,给下一工艺流程充分准备,避免霉菌滋生蔓延,种下安全风险。 (2)梳理泥缝。把袋与袋中间多余泥土清除,并没有抹细致的土壤要勾及时,留意无需抹得太光、太实,以避免结块而不易催蕾。 (3)隔热保温保湿补水、覆亚膜复菌。立即盖紧农用地膜,便于真菌恢复生长,留意一定要盖严,3~5d倒车后视膜表面用水量状况、真菌身体情况、墙里菌温状况、气侯情况等,适时进行撕膜室内通风,以弥补清新空气,有利于真菌迅速促根,积淀丰富的营养,为出好菇奠定坚实的基础。 5.出菇管理方法 5.1 催蕾 覆亚膜后10~15d,菌棒表层真菌显著修复,这时尽可能放大昼夜温差大,提升漫射光照,提升室内通风,进到催蕾管理方法。条件保持在:大白天环境温度12~15℃,夜里5~8℃,墙里环境温度掌握着9~11℃为宜,小于9℃易发生畸型菇,并且现蕾慢,高过12℃、做到15℃以上时,则易出现烧菌,不仅会导致现蕾迟缓,也会出现大批不现蕾,乃至整个菌墙发生霉菌环境污染,情况严重会有损毁。 阳光照射操纵依温度情况判断,一般以间距拉放草苫最好是,一方面可以满足棚里正常的光照提温规定,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正常的催蕾对光线的需要。 自然通风可以配合撕膜自然通风开展,总而言之,维持菇棚里空气清新就可以。全部催蕾期无需要洒水加湿,仅仅通过掀盖塑料薄膜加以控制。 如标准操纵适度,一般于管理方法后9~12d就可以看到泥包边有较多米颗粒状原基发生,此时应及时清除塑料薄膜,这样有利于菇蕾生长发育。 5.2 疏蕾 覆土出菇生产过程中现蕾一般会比较密集,若不及时疏蕾,易出现扭曲变形,也会出现畸型菇,商品的价值大幅度降低。因而,应当菇蕾长到花生仁大钟头立即疏蕾,选苗菇蕾有光泽壮实的,去除沉细、畸型蕾,袋均选苗菇蕾2~3个。 覆土出菇具备边出菇、边现蕾的特点,除一方面立即疏掉多余密蕾外,还要定期补疏,才能确保蕾形极佳、间距适度。疏蕾是一项细腻琐碎的工作,是决定菇质的重要环节。 5.3 育菇 一般在成菇比例达30%以上时,就要以育菇的适合标准加以控制。一般是:环境温度大白天10~13℃,夜里5~8℃,尽量减少温度差,提高阳光照射,这样有利于菇质牢靠,菇形好,菇面光洁雪白。 适度提高自然通风,所以整个育菇期一般不用洒水加湿,因菌墙里水份完全可以满足它的生长不时之需。育菇流程是重要,否则即使催蕾阶段做的万无一失,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所有畸型。 6.出菇管理方法 采摘原则为:采大留小,采密留稀,根据市场的需求也可以适时调整。覆土栽培具备边采菇、边现蕾的特点,采摘需及时,以保证质量最优控制,生产量最大化,收益最大化。 采摘一茬菇后,需要注意清除老菇根,一方面防止无谓的营养成分消耗,有利于营养成分集中供应周边幼菇;另一方面防止菇根烂掉感柒霉菌。后半期留意清洁卫生,防止害虫产生。 7.废菌棒解决 生产制造完毕后应及时消除废菌棒,可以用于然料或化肥,避免害虫、霉菌大量的滋长,受到破坏工作环境;也可以就近翻地翻土,把它埋入棚里,作为种植蔬菜的有机肥,进而提升综合性生产效率。 8.常见问题 8.1 栽培温度控制 不宜过早和也不适合过迟,太早和过迟都跟不上合适的出菇时节,且容易产生垛温高而烧菌,可能会导致限产。 8.2 土壤肥料填补 覆土土壤层填补化肥并不是越多越好,用肥太多(特别是尿素溶液)不仅会导致一大部分营养成分资源浪费现象,还可能延迟出菇,感柒霉菌和减少菇质及生产量。 |